一、招收对象
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。
二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体育专业素质的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。初步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,熟悉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,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及新课标下体育资源利用和开发的能力,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,能从事体育教学、课外体育活动,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的小学体育教师和体育服务与管理人才。
三、基本培养规格与要求
(一)基本知识、能力、素质要求
1.知识要求
为适应培养目标的要求,毕业生必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,具备下列知识:教育科学、心理科学、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;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;体育锻炼、训练与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;国家有关教育、体育工作的方针、政策和法规;学校体育改革和体育科学的发展动态;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;计算机应用知识;应用写作知识等。
2.素质要求
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担负教育下一代重任的人民体育教师,要求有较高的综合素质。一般要求具备以下素质: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、健康的体魄、高尚的审美情趣,形成文明健康、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,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,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。
3.能力要求
掌握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,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,具有从事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的综合实践能力、计算机应用能力、合作与创新能力、应用写作能力和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。
(二)专业要求
(1)职业素质: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热爱体育教育事业,坚持四项基本原则,掌握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,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具有良好的现代公民素质和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。
(2)职业能力:教育能力;教学能力;训练能力;裁判能力;教学科研能力;组织能力;管理能力;语言表达能力;社会体育指导能力等。
根据以上要求,学生毕业前可以取得以下资格证书;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以上,通过参加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证考试,获得小学体育教师职业资格证书。
(3)专业核心能力
体育教学能力为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能力。要求毕业生能够制定体育教学文件、设计课堂教学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、合理利用场地和器材、组织调动队伍、运用口令技巧、讲解示范、运用保护与帮助、激发调动学生积极性、科学安排和评定运动量、结束课。
四、修业年限及毕业要求
本专业基本学制为三年,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三至四年内完成学业。
1.学生在规定时间内,修完本专业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,获得141学分, 其中必修课131学分(包括集中实践课程30学分),选修课10学分。
2.通过学校规定的各项基本功考核,达到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》的合格标准。
3.通过全国普通话测试,成绩达到二级乙等以上。
五、主干学科、核心课程
主干学科:体育学、教育学、心理学
核心课程:健美操、武术、田径、体操、球类(篮球、足球、排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运动)、体育理论、体育卫生与保健、普通心理学、教育学、体育裁判法、小学体育教学法。